在学院“一站式”服务社区,每周固定时段,总能捕捉到建筑工程系师生们活力四射的身影。羽毛球馆内,扣杀凌厉,声声激昂;乒乓球台旁,喝彩阵阵,气氛热烈;跑道之上,师生并肩,步伐矫健,构成校园里一道独特且动人的风景线。依托 “预约打卡” 与 “操场偶遇” 双重创新模式,运动正不着痕迹地成为师生交流的全新纽带,为整个校园注入源源不断的蓬勃朝气。

“师生竞技场”:跨越年龄与专业的较量
每周五下午,建筑工程系发起的“我与春天有个约 我与老师有个约”的师生竞技场活动,让羽毛球馆热闹非凡。师生们纷纷组对,形成跨年、跨专业的“混双搭档”。郭老师笑谈及参与感受时,笑容满面:“和学生打球能让我保持年轻心态,输赢并非重要,重要的是彼此能相互学习、共同进步!”同一时刻,乒乓球室也摇身一变,成了校园热门打卡点。师生们自发组队,尽情切磋球技,还创造性地开发出“盲打挑战”“趣味接龙” 等新颖玩法,欢声笑语回荡在每一个角落。

操场 “偶遇”:打破课堂界限的惊喜互动
清晨或是傍晚,操场则成了师生 “偶遇式运动” 的欢乐天地。大二学生小李回忆道:“有一回夜跑时,偶然碰到了专业课的徐老师。我们一边跑步,一边探讨学术问题,不知不觉就跑完了五公里!” 这般随性自在的互动,成功打破课堂上的严肃界限,让运动切实成为师生情感联结的强效催化剂,拉近彼此距离。

运动:校园文化的闪亮标签与温情桥梁
如今,运动已然深深烙印在建筑工程系的校园文化中,成为一张闪亮的特色标签。系部负责老师透露,未来将持续拓展更多运动项目,引入飞盘、跳绳等趣味活动,还计划举办师生联合运动会,全力以赴推动“健康校园” 理念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在这里,运动的意义早已超越单纯的强身健体,更是师生共融、传递温情的坚固桥梁。正如一位学生在留言板上真挚写道:“和老师一同挥洒汗水的美好时光,让我的大学记忆变得更加鲜活、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