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新闻网 今天是:

首页  /  媒体交院  /  正文

川交职院深挖红色资源 凝聚共识赋能思政育人__中国交通报

7月4日,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隆重举办“抗战荣光铭记八十载 ‘两路’精神永铸新征程”主题学术交流会,邀请省内外专家学者、高校思政教育教师等,齐聚成都,共同探讨,深度挖掘伟大抗战精神与“两路”精神所蕴含的磅礴育人伟力,汇聚智慧,推动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迈上更高台阶。

上午9时,交流会于学院学术报告厅正式启幕。八十年前的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从深重危机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转折点,其所熔铸的抗战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族谱中不可磨灭的璀璨篇章。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冯书记深情回顾了学院与交通事业、与国家民族命运紧密相连的办学传统,特别是与“两路”精神深刻的历史渊源。

开幕式上,一项庄重的仪式成为全场焦点。学院领导向来自省内外党史研究、抗战史、交通史及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多位杰出学者颁发了学院“两路”精神研究中心第二批特聘专家聘书。聘书不仅是荣誉,更是沉甸甸的责任,受聘专家将与各位同仁一道,深入挖掘、系统阐释抗战精神与“两路”精神的时代价值及其与思政教育的融合路径,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智慧与力量。

紧随其后的学术报告环节,思想激荡,智慧交锋,将会议推向高潮。多位行业权威学者与川内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领导带来了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指导性的精彩报告。

“我父亲所在的部队是最早接到命令进入西藏的。在进军西藏之前,他们举行了一场誓师大会,父亲在宣誓时喊出了一个响亮的口号:一定要把五星红旗插到喜马拉雅山上。”原十八军进藏先遣部队团政委杨军之子杨齐康老先生慷慨激昂地在学术交流会上向参会专家学者讲述父亲当年参与修建康藏公路(后改称:川藏公路)的英雄事迹。

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高级工程师李磊以《保护交通文化遗产 再现“两路”精神场景》为题,从交通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交通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两方面,介绍了“两路”精神作为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如何更好地保护、利用、传承,以及交旅融合,在新时代思政创新改革发展中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西南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唐晓勇教授以《人工智能赋能思政教育维度与实践进路》为题,深度讲解人工智能的发展对思政教育的意义,并从人工智能赋能红色文化教育在历史还原维度、历史人物故事还原维度、人机互动维度三个方面的实践进路,绘制了思政+AI融合的“施工图”,共同构建了“智能赋能思政”的命运体,为思政改革创新带来新思考,进一步推进人工智能更好赋能思政教育、交通强国、教育强国建设。

作为东道主,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李冰梅以《三阶递进 专业融创 多维赋能:“两路”精神+大思政育人模式探索与实践》为题,以川藏公路博物馆为载体,深化研究探索多路径思政发展改革,秉承“红色铸魂·多维赋能·精神活化”的理念,聚焦“培养什么人”这一根本问题,传承弘扬“两路”精神,培养更多服务交通强国、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等国家重大战略和地区发展的时代新人。

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以此次高规格学术交流会为契机,在铭记抗战不朽荣光、弘扬“两路”精神的新征程上,再次吹响了嘹亮的号角,并将矢志不渝地深挖红色“富矿”,持续推动思政课程在守正创新中展现更强生命力,引导一代代青年学子在伟大精神的滋养下,明理增信、崇德力行,将个人理想熔铸于国家发展的宏图伟业,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铺路架桥,贡献属于新时代交通人的磅礴力量!

本次会议共计邀请参会嘉宾近百人,四川省作协副主席达真、西南交通大学田永秀、西南民族大学郭建勋、四川旅游学院吴小莉、四川民族学院拉加当周、四川财经职业学院欧美强、泸州职业技术学院汪华莉、宜宾职业技术学院刘吉梅、雅安职业技术学院郭英才、乐山职业技术学院刘倩等专家、教师代表作交流发言。

最新新闻

版权所有 ©2020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党委宣传部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柳台大道东段208号 邮编:611130

联系我们 QQ:1206550156

Email:120655015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