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新闻网 今天是:

首页  /  耕读交院  /  正文

为国登顶,寸土不让

我们怀揣着一个什么样的心情去做一件事情,就会有什么样的体验感,从而得出对应的五花八门的各种言论。

去看《攀登者》之前,我没有做任何功课,没有去了解中国第一次登顶珠峰的那段历史,没有去审核导演的履历,唯一做过的准备工作大概就是百度了一下演员阵容,有好几位都是我喜欢的演员,我觉得应该会挺好看的。

《攀登者》的宣传片来得挺早的,我被那一句“为国登顶,寸土不让”吸引,便想着一定要去看这部电影。托朋友的福,我乘上了点映的快车。

到了点映现场,我几乎不可抑制地兴奋起来,幸运的我,不但能提前看到期待已久的电影,还能见到喜欢了好几年的吴京本人!

19点45分电影开播,我提前十几分钟找到了座位,看着屏幕左上方显示的“虹膜观影团”,我猛然想起,观影团好像不比平常看电影,那些前排带节奏,甚至影响着票房的点评就是出自于点映的观影团。虽然我不会,也自知没有那个能力去带节奏,不过对于影片的历史背景一无所知,还是显得我太过业余。

于是我打开浏览器,输入“中国登山队第一次登顶珠峰”,片刻之后弹出“您的网络开小差了,请尝试刷新页面”。

那一刻我反而释然,冥冥之中已经注定我是位业余选手,我调整好心态,做足了即将被扑面而来的未知画面侵染的决心。

全程下来,我忘记我笑了多少次,我只清楚的记得我两次热泪盈眶。当悲伤渲染到了极致的时候我没有多大的反应,我始终是心存敬畏的,这种敬畏只有遇到飘扬的五星红旗庄严地屹立在世界之巅时,才能刺激到泪腺,产生某些神奇的不由自主的生理反应。

我一向对于数字不感冒,这可能是我数学不好的一个重要原因,但是在《攀登者》里,我记下了一连串数字。

我相信一句话能够唤醒一个人真挚的民族自豪感,就比如:

“1960年5月25日4时20分,中国登山队首次登顶。”

“1975年5月27日,中国登山队再次登顶,丈量出了珠峰高度。”

“8848.13米。”

我相信一个人内心深处的渴望与热爱是可以用言语表露出来的,就比如曲松林说:

“我在这守了13年。”他对过往心存遗憾。

“所有人必须3分钟以内,才算达标!”这是他最严厉的爱。

“就算你让1万个人拦着我,我照样还是要冲上去!”这是他对登顶的执着和决心。

出于对京哥的喜爱,他在电影中的表现我还是要说两句,这个男人还是一如既往的刚,大概有人会觉得导演有些过分,让京哥拖着大轮胎跑出百米冲刺的速度,看到这个画面我第一反应也是吐槽,但我缓了一秒,突然想到,当爱得深沉遇到熟能生巧,一切就皆有可能了。

我喜欢那句“山就在那里”,这句话在一代又一代登山队员之间传承。

我喜欢那句像是抉择的话“登上去。活下来”,这句话困扰了曲松林15年。

以上是我观影结束那一刻最直观的一些感受,你问我难道没有感受到老一辈那种艰困卓绝,为了国家为了责任鞠躬尽瘁舍身取义,担负民族大任的精神吗?这种精神是不用去通过感受来获取的,这是我从小被熏陶,相当于与身俱来的东西。

观影结束回到家已经快11点,洗漱之后我打开豆瓣,想看看大众对《攀登者》的看法和理解。

以我的三观和有限的观影经验来说,《攀登者》中规中矩,不算出彩但绝谈不上糟糕。哪怕是做足了充分的心理建设,我依旧深感震惊,大段大段影评表达着大家对它大失所望,屏幕上充斥着“糟糕透了”、“毁了”等字眼。

随后我开始反思,并且感到羞愧,作为一名普通吃瓜群众,我可能期待太低了以至于我觉得达到了预期,我可能审美高度有限以至于我觉得这部电影还可以。

我努力保持着清醒浏览着,最多的吐槽是主题不明不白,他们说好好一部渲染爱国民族大义的登山题材电影,为什么要加上那么多像是七拼八凑的情感戏。

我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大国情怀和个人感情是冲突的了。我承认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下谈情说爱是挺不地道的,还当着那么多冻得面无表情的队员们的面。但我从来都不觉得某种感情就应该凌驾于另一种感情之上,甚至是要因为一种情感就压制住另一种情感。正是在那种随时可能葬身的环境之下,什么举动我都觉得合理,每个导演、每个角色都有他们自己的定位和意义。他们想象中的正常逻辑是方五洲就该好好登山,顾什么儿女情长,只可惜我们都是血肉之躯,他们敲着键盘一脸不屑,但他们也逃不过人最基本的情感。

除了比较佛系,我也算是把这个世界看得挺美好的一类人,我不喜欢带着挑剔和恶意去待人接物,所以很多时候容易不够客观不够理智,我不知道那些用着电影专业术语,口口声声不掺杂任何个人情感指点江山的人是以什么为出发点去看《攀登者》的,但我始终是心存敬畏的。对《攀登者》叫好仅仅是我个人看完电影以后,没有任何傲慢与偏见下最真实的看法。

这部电影想要转述一段关于中国登山队登顶珠峰的历史,看完电影以后走出影院信号恢复,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了解这段历史。

中国登山队为什么要排除万难登顶珠峰?

除了挑战人类极限,还有政治原因。

上世纪50年代,中国正在与尼泊尔明确两国的边界划分,关于珠穆朗玛峰,中方提议应为两国共同所有,尼泊尔给出了一个挑衅似的问题:“如果你们都没有登顶过珠峰,为何我们要分享这座最高峰?” 所以当时的珠峰登顶从来不只是登山运动而已,某种程度上它与中国的“两弹一星”类似,有着显示国家实力的重要意义。

中国冲击珠峰,有着明确的国家意图,是“为国登顶”。而为了完成这次史无前例的登顶,中国一度想与苏联合作,希望在1959年完成,以此庆祝新中国成立10周年。但后来苏联因为政治原因一再推脱,于是最终,这次攀登珠峰由中国独立完成。

1960年5月24日夜里,贡布打头,屈银华第二个,王富洲最后,3个黑影在模糊的夜色中摸索着前进。5月25日凌晨4点20分,在经过近20小时的连续攀爬后,王富洲、贡布和屈银华3人成功登顶珠峰,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从珠穆朗玛峰北坡登顶的纪录。

中国登山队创造的奇迹传遍了世界。1961年,《中尼边界条约》正式签署,两国历史上遗留的边界问题得到解决。

如果没有《攀登者》上映,我可能永远也不会去了解这段历史,可能你也一样。

有的人在观影之前做足了功课,带着批判的眼神、上帝的视角去审视一部作品。

有的人在观影之前做足了所有功课,带着崇敬之心去把一段历史视觉化,从而铭记在心,传承给后人。

有的人没有做任何准备去观影,之后了解到了一段历史,从而铭记在心,传承给后人。

我们之所以还有幸能了解到我们过去的历史,要感谢后两者的人占了多数。

我相信我们怀揣着怎样的心情去做一件事情,就会有怎样的体验,从而得到对应的东西,这个东西可能是认知的升级,可能是思维的突破,也不排除冷嘲热讽技艺的更迭以及变本加厉地目空一切。

因为我身在一个和平安稳且幸福的国家,即使某部影像不能很好地还原当时的处境,甚至带有一定的个人色彩,那又怎么样?如今的幸福来之不易啊,我愿意通过影像去了解先辈的艰辛从而更加珍惜当下的不易,并且感恩于有人愿意做着这样的事情,让我们能看到这些被一部分人贬低得不值一提,却能唤起我们历史记忆的影像记录。

就我个人而言,《攀登者》对我的现实影响在于,我更加坚定内心的一个信念——我们每个人心里都住着一座高山,它就在那里,等着我们登顶,去将整个来路坎坷一览无遗,最后会心一笑喃喃道“不过如此”,我不渴望这一天早日到来,该经历的都要经历了才算圆满。

作者:高亚军

责编:周亚玲

审核:刘霞

最新新闻

版权所有 ©2020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党委宣传部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柳台大道东段208号 邮编:611130

联系我们 QQ:1206550156

Email:120655015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