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新闻网 今天是:

首页  /  正文

砥砺深耕,笃行致远——我院道桥系于全国交通运输职业教育无损检测技能大赛取得优异成绩

922日至926日,由全国路桥职业教育集团、全国交通运输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的第四届全国交通运输职业教育“升拓杯”学生无损检测技能大赛在青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举行。

我院道路桥梁工程系的两个代表队披荆斩棘,在与全国61所院校共一128支代表队的竞争中,获得了包括2项一等奖在内的8项单项优胜,并一举拿获2项团体一等奖。

比赛的成功离不开道路与桥梁工程系的老师们给予选手们无私的指导和高度的支持,更离不开选手们自己的努力。

创新选拔机制  选拔优秀人才

道路与桥梁工程系始终贯彻“以赛促学 以赛促教”的训练、选拔理念。今年六月,当收到第四届全国交通运输职业教育“升拓杯”学生无损检测技能大赛比赛通知后,在2020级学生和非无损检测专业学生不熟悉赛事流程和相关技术要领的情况下,创造性的提出了“先培训 再选拔”的初选机制,通过两周的培训后,在全系学生中选出了八名优秀选手参与此次无损检测大赛。

同时,该系组建了一支由实践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和专业知识过硬的年轻教师组成的专业指导队伍,并积极联系业界知名专家、工程师,通过产学结合、校内外结合的方式洞悉当前无损检测行业内的各项技术要求。负责本次无损检测选手训练的指导老师郭金英总结说:“正是因为我系领导对此次比赛的重视和支持,我们才能接触到无损检测行业内的各项新型技术与其操作要求,让我们指导老师和参赛选手更加自信。”

通过极高的要求和高度重视比赛的态度,道路与桥梁工程系在备战“升拓杯”无损检测大赛的过程中游刃有余。

埋头苦练技巧 烈日锤炼心智

7月与8月的备赛中。吴尚豪、常超等八名同学顶着酷暑,日复一日的在笃行楼三、四层往复。大多数学生的暑假有两个月,他们的暑假只有十五天。

“上了四楼左拐......”吴尚豪和常超已经记不清楚究竟曾有多少次在笃行楼上上下下,但只要提起暑假,他们就能瞬间想起那个被太阳光照的睁不开眼的实训室。笃行楼四层往左拐的一隅,是他们挥洒青春与热血的熔炉。“我并不后悔。”常超说。“我从来没有为自己准备比赛而放弃暑假生活后悔过。在我看来,为了获得赢得比赛而奋勇向前的时光是最值得纪念的。”

保护设备的遮阳伞在收收放放中磨破,换了一把又一把。但选手们的意志却从未被磨灭。

仅仅在两个月间,吴尚豪、常超等参赛选手从一开始不熟悉的状态极速转变,操作设备的行云流水让邀请而来的业内专家都拍手称赞。“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吴尚豪总结说。“能有现在的操作水平,是我们顶着烈阳训练的成果。但能做到这种程度,是一开始完全没有想到的。”

因为如此,在训练后期奔赴各地院校交流切磋时,吴尚豪与常超面临陌生的场地没有丝毫怯懦。烈阳的酷暑蒸腾了他们身上的汗水,但给予了他们战胜一切阻碍的勇气和毅力。一切的操作得当都是默默训练的水到渠成。直到现在,吴尚豪和常超依然能想起那一个个用双手丈量过的混凝土墩和锚杆。“在我看来,我们并不是在用三个月的时间来学会检测这些设施设备,而是在用这三个月的时间,来检测锤炼自己的心灵。”吴尚豪说。

耕耘终有收获 训练开花结果

在暑气渐散的926日,第四届全国交通运输职业教育“升拓杯”无损检测技能大赛落下帷幕。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道路与桥梁工程系在这个丰收的日子里收获了来之不易的果实。

在领奖台上,三个月的日日夜夜让参赛选手觉得眼前的一切好似一场梦。“那一刻仿佛没有实感,在接踵而至的闪光灯和其他选手激动的欢呼之后我才逐渐意识到,在所有精疲力竭的日子里做过的梦,这一刻已经实现了。”吴尚豪说。

选手们的梦想已经实现,但道路与桥梁工程系的竞赛长征还远没有结束。以此次“升拓杯”无损检测大赛的备赛过程为起点,道路与桥梁工程系实施的“先培训  再选拔”等备赛机制,已经拓展到了包括下一届无损检测大赛在内的所有赛事的备赛过程中,是该系“以赛促学 以赛促教”、促进教师教育教学改革的较好体现。

现在,道路与桥梁工程系凭自己的实力在多个专业技能大赛上活跃,锐意进取的竞赛种子,将年复一年的播种。



最新新闻

版权所有 ©2020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党委宣传部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柳台大道东段208号 邮编:611130

联系我们 QQ:1206550156

Email:120655015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