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新闻网 今天是:

首页  /  正文

我把优秀留在交院

梦想因坚持而美丽

岳娅,我院信息系14级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专业优秀毕业生,曾连续两年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和院优秀学生干部。在与记者的谈话中,她这样给自己定位:“大家对我的评价就一个字:‘疯’!我是一个活泼好动的女孩,最喜欢的运动是羽毛球,曾在学校组织的9个系混双羽毛球联赛中获得亚军。”

她运动技能出众,领导能力不俗。大学期间先后担任过班级副班长、中队部副部长。“由于担任班干部,让我懂得了责任,也锻炼了我的组织能力和沟通能力。”

每个人都是独特的,岳娅的学习方式也很独特。“我有两个互相监督的‘学友’,我们在课堂上总是坐在前排,上课认真听讲,课后及时完成作业,期末用心复习,学习效率一直挺高。”她告诉记者,“准备考试的日子里,我早上一大早就会去一教的楼顶看书,那里很安静,是我复习的秘密基地。微风吹过时让人无比放松,复习也会更高效。这三年,每到复习周,一教的楼顶就会出现我的身影。”

三年的交院学习,留给岳娅很多回忆,给她提供了很多锻炼能力的平台。在这里她学会了待人处事的方法,学会了不斤斤计较,学会了坦诚,学会了坚持。最终,通过“双选会”,她应聘到了自己喜欢的工作。“感谢交院培养了我,希望自己也不辜负母校的培养,继续在社会的历练中做一个优秀的交院人!”

岳娅告诉学弟学妹们,也许你现在是刚入学一年的大一新生,对学校飞速发展的一切新生事物刚刚有所尝试;也许你是褪去羞涩的大二学长,通过两年的学习,对未来有规划,也有迷茫。作为一名毕业生,如果能再一次进入交院,回到你们的时光中,我依然会选择好好学习。当别人在不了解时,坚持的毅力和学习的能力可以证明自己对一件事的态度。“请你们相信自己是最棒的,梦想因坚持而美丽,交院的未来由你们来创造!”

岳娅1.jpg

曲终人未散

高亚军以前写过一篇日志,名字叫《曲终人未散》,他这样写道:“眼看着一场场招聘会过去,我开始计算着一道永远也不想解开的数学题:我们距离曲终人散各自天涯还有多少日子?”

说着说着就到了毕业季,就像歌里写的那样:你总说毕业遥遥无期,转眼就各奔东西。

高亚军是定损14-3班的学生,汽车系2017届优秀大学毕业生,十佳学生标兵,国家奖学金和学院二等奖学金获得者。目前在人寿财险绵阳市中心支公司理赔分中心实习。在实习的这三个多月里,他的工作是车辆交通事故现场查勘和事故车定损。作为初出茅庐的新手,工作中遇到困难不可避免,加上偶尔加班,自由安排的时间少了许多,这些都需要调整和适应。他说:“开始的时候,一切都是那么猝不及防,但我明白,这些是成长的必经之路。这份工作让我学到了不少东西,接触到了一个自己不那么喜欢但又必须去面对的多姿多彩的世界”。

高亚军告诉记者,每当工作辛苦的时候,甚至觉得快扛不下去想放弃的时候,他总会想到交院的那些人和事。他要感谢支持、指导自己三年学习和实践的辅导员熊梅老师。老师一直鼓励他,信任他,直到现在,工作中遇到难题时他还会找熊梅老师倾诉。他深深记得老师说过的话:“如果觉得这份工作不适合自己,可以多想想,想清楚了,再去实践”。这句话一直印在他的脑海里,让他面对工作中的困难时有了更多的坚韧和耐力。作为定损14-3的班长,高亚军带领同学们创建了一个充满温暖、友爱和团结的集体。他记得自己筹备班级建设周年庆祝班会上每位同学的笑脸与泪眼,仍记得篮球场上为班级呐喊加油的日子,他想念跟大家一起去活动、做公益,去农家乐做饭的时光……

就要毕业了,他的笔记本上已经列好要做的几件事:写一份总结回忆大学的得失;做一份简历再次审视自己;出去旅行把实习经历的不快丢到沿途的风景里。他希望,当重新起航时,自己是崭新的。

在那篇日志的结尾处,高亚军写道:大学曲终,我相信,我们会散……我们散场了,属于3班的青春火焰熄灭了,我们的心里或多或少都能留下一抹痕迹:一起早操,一起上课,一起自习,一起聚餐,一起旅行,一起应聘,说着年轻的话题。时光未老,青春依旧,我们怎能散去?

高亚军2.jpg

做一个简单的人,走一段幸福的路

“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相思相见知何月,此时此夜难为情。”时间,宛如泻入一方死潭,缓慢地蒸发着,时光飞逝,今年,毕业了。

她是道桥系14级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的优秀毕业生宋雨静。大学三年,她拥有了一系列荣誉,比如:国家奖学金、十佳学生标兵、省优秀毕业生、院优秀毕业生、优秀学生干部、学院一等奖学金、路桥一等奖学金、“三下乡”先进个人、院十三届运动会女子组跳远第一名,系学生会的新闻部以及学院宣传统战部新闻网的网络运营员……

如此优秀的她有什么学习秘籍呢?“我要求自己在课堂上一定要认真听老师讲课,把老师布置的作业及时完成,考试之前归纳总结各门课程的知识点,然后系统进行复习。”不容质疑,每一个被称为“学霸”的人,都是付出了别人看不到的努力的。

作为道桥系“熊猫”级别的女生,对于就业她也有自己的想法。“很多工作单位比较看重在校成绩和工作经验,所以在大学期间一定要认真学好自己的专业知识,如果可以的话,趁着寒暑假进行一些社会实践,多做一些和专业相关的工作,这样不仅可以学到更多的东西,还可以在以后找工作的时侯多一些闪光点。”

宋雨静很庆幸在交院遇到了一群很好的同学和老师。在学习和工作中,她可以从他们身上学到很多自己没有的东西,也逐渐懂得了与大家分享、共同进步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她说:“大学期间遇见的老师十分和蔼可亲,他们有的像父母,有的像好友,在与老师的相处中,我学到了很多为人处世的道理。无论是工作上的事,还是生活上的事,老师们都会尽力帮助我解决,我很感激。”她告诉记者,现在自己正在为暑假后本科学校的学习生活做准备,她很怀念专升本的那段日子,怀念那群一起奋斗小伙伴,大家一起互相鼓励,一起起早贪黑地去上课,一起在对梦想的追求路上不言放弃。

宋雨静想告诉学弟学妹们,趁着美好的青春年华,一定要多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多看一些自己喜欢的书,多给自己创造一些机会。生活中一定要充满正能量,让自己时刻元气满满。另外,知道自己想做什么,想要什么,打开属于自己的广阔天空。最后,她希望各位学弟学妹们能够多读书,多运动,做一个单纯的人,走一段幸福的路。

宋雨静2.jpg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离别前再到交院这方土地走走,去图书馆看看,走过樱花大道,路过运动场……美好的回忆一遍遍浮现在眼前。“以后若有机会,我一定会再回学校看望老师、朋友、宿管阿姨,到那时,自己心里一定会很激动吧,因为那是交院啊,我又回来了。”航运系优秀毕业生——轮机工程技术14-1班的刘家成说。过几天,他就要离开交院了,离开这个他生活学习了三年的地方。

刘家成说:“我是见证交院成长的一届,这三年交院的变化太大了”。他想起2014年春天他第一次到交院的情景。他第一次步入交院的大门,走过紫毫广场,看到博学馆,建筑的面貌布局让他感受到交院深厚的文化底蕴。他说,刚来的时候,弘毅馆还没有动土,鱼凫号还没有竣工,一天又一天,就在他和同学们每天清晨去上课走过的那条路旁,这两个庞然大物逐渐崛起。更让他印象深刻的是,作为航运工程系的学生,自己有幸参加了“鱼凫号”的揭幕仪式,亲眼见证了它的下水,那时候,他和同学们还高兴地鸣放了礼花庆祝。

三年里,学校的风貌在变化,刘家成也在成长。他在这里得到了一个助学成才的平台,学习到了喜欢的课程,遇到了亦师亦友的老师,有了一段可以珍藏一辈子的经历。

刘家成的目标是做一名船员,为船舶的航行安全保驾护航。他告诉记者,机舱是船舶的心脏,是航行轮船的重要组成部分。他说:“在校期间,我最喜欢的课程是《船舶主机》,希望课堂上扎实的训练能够在工作中派上用场。”除了听课,他还常去轮机综合实训机舱,那里有机舱里的各种机械设备,蕴藏着他想学的很多专业知识。他喜欢操作那些设备,有时候拆了又装,装了再拆,然后和老师同学一起探讨拆装之间发现的问题。三年下来,刘家成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见长。如今,他已被北京鑫裕盛船舶管理有限公司录取,很快就可以上船,完成自己的船员梦。

刘家成说,自己的船员梦想能够照进现实,还要多感谢辅导员鲁鹏老师。他和班上的同学是鲁鹏老师带的第一届学生。由于年龄相仿,课余时间,会和同学们一起和鲁老师打篮球、游泳、聊很多共同话题。三年来,这种亦师亦友的关系让刘家成主动承担了配合鲁老师管理班级工作的责任。

在协助老师工作的过程中,刘家成的工作能力得到了很大提升。为此,他在大二期间得到一个当军训教官的机会,有了一段难忘的经历。2016年4月,在学校第二运动场,他第一次作为教官指导学生军事训练,而训练的对象,则是15级海事专业的学弟学妹。“要训练好别人,自己首先要起好榜样和示范作用。我有一套自己的训练原则,站军姿,走齐步,踢正步,每一个项目我都亲身示范、严格要求,达到标准就休息,没有达到预期目标就继续练习。”他的用心没有被辜负。汇报表演中,他所带的连队赢得了全场的掌声,并荣获“优秀连队”称号。

谈到想对学弟学妹们说的话,刘家成引用了毛概课上王子敬老师的语录:“现在社会缺乏的不是有才华的人,而是有态度的人”。他对记者说,凡事都要有个好的态度。就像航海类专业有许多小证要考,如果要考取证书,首先应该克服畏难情绪,好好准备,为自己制定一个计划,坚持一周、一个月甚至是更长的时间,唯有事前把态度摆正,才能有好的状态迎接考验。

在不久的将来,刘家成将去世界各地航行,在各个港口停泊,看蓝色大海的宏伟,赏日出日落的壮阔。他说:“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刘家成.jpg

这个外面的世界

从小向往着外面的世界,希望自己有一天能够离开出生与成长的偏远之地,去看看城市里的热闹繁华,于是读书,考大学。如今已是机电工程系工程机械与维护专业的毕业生王坤林凭借这个信念,终于在2014年的酷夏,收到了一纸甜蜜的录取通知书——他终于可以走向外面的世界。

2014年9月,王坤林正式成为一名大学生走进了交院。三年转瞬即逝,在这里,他得到了更好、更充足的学习资源,昔日山村里的小男孩,如今已是一名优秀毕业生。虽然临近毕业,但学习仍没有停止。在前不久的全日制专升本考试中,他成功考入西华大学,并且正在马不停蹄地准备大学英语六级考试。之所以这样“折腾”,用他的话说,是因为最初那个梦想。

在交院的学习期间,王坤林充分珍惜和利用起学校里丰富的学习资源。多彩的课程,齐全的实训设备,乐于指导的老师……良好的学习环境,让他觉得在大学里学习是一件乐事。

除了学习,王坤林还在大学里收获了一群值得深交的好友。生活中,他们相互照应帮扶,学习上,他们相互指导监督,情同手足。他喜欢这里的生活,喜欢这里的朋友。他很满意三年来这个“外面的世界”的生活:快乐充实,绚烂多姿。如今,虽然已经成功考入西华大学,还是在闲暇之隙找到了一份在成都铁路局的兼职工作。

在未来的日子里,他将走出大学这个最初印象里的“外面的世界”,走向大学之外的另一个“世界”。外面的世界可能很精彩,外面的世界也可能很无奈。无论如何,他都做好了心理准备。他想感谢大学这个“世界”,因为这个世界是他人生的重要转折点,他对这里充满了感激,因为这里让他见到了许多无以言表的美好,也希望未来的学弟学妹们同样能够在“这个外面的世界”找到属于自己的精彩。

王坤林 (2).jpg

大学生活,步履不停

她是人文艺术系动漫制作与设计2017届省级优秀大学毕业生——钟会,她的大学生活丰富多彩,有一张漂亮的成绩单,有一群交心的好朋友,更有一堆令她怀念的社团活动。

初入大学的钟会同大多数新生一样,面对一切,懵懂又迷茫。为了让大学生活更充实,更有意义,她逐渐找到了突破口。通过竞选,她进入了系学生会,在那里,钟会抓住机会锻炼自己的沟通技巧和处事能力,逐渐学会了如何更好地跟老师和同学沟通,也结识了很多朋友。她还担任了宿舍楼长,由于踏实肯干,被选为园区助理,管理着一支小团队,为同学们的生活服好务。除此之外,她还参加了党校培训,由于出色的表现,被支部选举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

通过一年的锻炼,钟会对组织同学们的活动有了一定的经验。她协助老师进行了学校团体操比赛的排练工作,尽管比赛训练困难重重,一百多人的演出队伍管控难度不小,但她都没有畏惧。她协助老师做好队伍的团结工作,从准备到比赛,为期两个月的训练既苦累又辛酸,当钟会和同学们代表的队伍取得大赛第一名的好成绩时,她百感交集,一切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随着专业学习难度加大、任务增多,她逐渐减少了参与活动的频率。其中,参加温江区特殊教育学校举办的志愿者活动就让她记忆深刻。在那次活动中,钟会利用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担负起特殊儿童绘画教师的重担,之后也在人文系的大力支持下自己组织了一个志愿者团队,定期去特殊学校做志愿活动。钟会认为,“虽然特殊学校的小朋友接受、理解、动手能力都低于同龄人,但是他们也需要公平的对待,也需要耐心的教导,他们的身体已经因为先天的不公平备受折磨,我们更应该让他们在生活和学习中感受到关怀,体验到快乐”。

2017年,她已经成功升入了西华大学,暑假过后,她将拿着行李箱奔赴那里,继续学业。但在她的心里,交院永远是一个温暖的家,对于家的念想,是一辈子都不会抹去的温情。她告诉记者,“母校给了我美好且难忘的大学生活,给了我锻炼成长的舞台。我把青春留在这里,把最美好的年华留在这里。感谢交院,感谢在交院遇到的你们――曾一起挥洒青春的老师和同学们,希望我们步履不停,越来越好!”

钟会.jpg

最新新闻

版权所有 ©2020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党委宣传部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柳台大道东段208号 邮编:611130

联系我们 QQ:1206550156

Email:120655015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