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震灾后重建基本完成和“5.12”三周年之际,作为四川的高等院校,引导学生联系自身的亲身感受来总结中国式救灾重建的鲜明特点,挖掘救灾重建取得辉煌的深层原因,更能增强学生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近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召开了专题教学研讨会,将“四川灾后重建:从悲壮走向辉煌”融入课堂教学。
大家结合本学期《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内容,进行充分研讨,制定了详细的课堂教育方案: 首先让学生了解四川灾后重建重大成就,重点引导学生总结成就后的深层原因,务必讲清两大优势:我国强大的政治优势和独特的制度优势;其次将汶川特大地震的抗震救灾和科学重建的辉煌成就结合第九章、第十章、第十四章和第十五章的内容以及,引导学生把四川的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与其他国家地震后政府的表现进行对比讲解,让学生更深地领会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和非凡的执政能力的强大政治优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动员群众、组织群众、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独特制度优势,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人民军队是保卫祖国的钢铁长城和建设社会主义的重要力量。
具体授课方式,由每个思想政治课教师根据各系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到理论讲解与生动事例相结合,教师讲解与学生讨论相结合,使“四川灾后重建:从悲壮走向辉煌”进入课堂、进入学生头脑,进一步坚定学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念和信心,进一步唱响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伟大祖国好、各族人民好的时代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