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13日,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建设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会议在综合楼二楼党委会议室召开。攀枝花公路桥梁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周燊、东创建国汽车集团售后管理中心总经理王伟和温江区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余竹、学工部部长童贵祥、道桥系党总支书记杨平、自动化系党总支书记徐生明和思政部郝以宏、陈华副教授参加了会议。我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王东平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上,王书记给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建设委员会校外专家颁发了聘书。与会人员讨论并通过了课程委员会章程,标志着我院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建设委员会正式成立成立。
思想部副主任向与会专家汇报了我院思想政治课课程建设情况。她说,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得到了学院党委和行政的高度重视,院党委从“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一高度,充分认识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并从组织、教学、制度、人员、经费等方面保障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建设。思政课教学部也积极开展教研活动,探索教学规律,改进教学方法。但是由于思政课教师缺乏社会实践经验和学生不重视思政课等原因,使我院思政课存在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困难。学工部部长、自动化党总支书记也结合他们的工作,谈了各自的工作思路与困惑。
校外专家结合他们的切身感受谈了自己的看法。他们一致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十分重要,一个优秀的人才,首先人品要好,要有社会责任感和道德观念。有德有才,企业重点提拨,有德无才,企业可以培养,有才无德,企业绝对不用。他们认为,要提高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效果,必须做到六个结合:第一要与人性结合。人性有善恶,规范人们的行为必须道德、法律并用;第二要与信仰结合。要综合运用多种手段,让学生真学、真懂、真信;第三要与现实接近。要运用现实中鲜活的事例,引导学生去分析、理解,加深对所学理论的理解,从而心悦诚服地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第四要与法制更近。随着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推进,法治越来越重要,要从学生的生活出发,培养学生的法制意识;第五要与“公平、正义、民主”等价值理念更近。要引用古今中外的典型事例,剖析我国社会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让学生明白“公正、民主、自由”都是相对的,从而理性地对待社会发展进程中存在的问题;第六要与我国的传统文化结合起来。中华民族有优良的道德传统,思政教学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找到切入点,运用我国优秀的古典文化对大学生进行“做人”的教育。
王书记指出,05新方案实施后,我院就思想课建设进行了不懈的探索。目前,各高校正在探索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途径,我院也把重点放在理论教学与实践的结合上。我们已经整合了学院内部的思想政治教育力量,使全院学生都参加了思想政治理论实践课和形势与政策课的学习。现在希望借助企业力量,继续推进教学改革,培养出合格的高技能人才,满足社会的需求。他希望各位专家在以后的工作中加强联系,为我院思想政治课建设献计献策,综合运用各种渠道,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