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新闻网 今天是: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扶贫改变命运,技能成就人生

四川交通运输职业学校脱贫攻坚收成效

近年来,在国家大力倡导脱贫攻坚的作用下,中国贫困人口已适当缩减。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按照中国贫困标准,2016年我国农村贫困人口为4335万人,比上年减少1240万人。在脱贫攻坚的道路上,四川省政府积极响应国家扶贫政策,出台了《四川省“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明确了“十三五”时期全省脱贫攻坚总体要求、目标任务、建设内容和保障措施。贫困是四川奔康路上的必跨之“栏”,这不仅需要政府的积极支持,还需要社会各界的全力配合。2015年—2017年,在四川交通运输厅的组织下,四川交通运输职业学校积极践行培养技能人才,为行业服务,辐射带动地方经济的办学宗旨,为四川省脱贫攻坚做出了积极贡献,累计开展了九期培训,帮助近200人脱贫致富。这200人中,有年仅16岁便担起家庭重任的少年;有正值30岁却碌碌无为的青年,也有年过40岁却始终没有一技之长的中年人。在精准扶贫的帮助下,他们逐渐收获了生活的希望。

生活之光,驱散意外的阴霾

扶贫对于郭贵银而言是什么?郭贵银说:“是黑暗生活中的一束光。”

照片中的他身着红色外套,手持扳手,正在进行发电机维修,一副干劲十足的样子。很难想象在此之前,他还深陷于生活的泥淖中。

郭贵银家住乐山市金口河区,家庭情况极其困难,除去父母务工务农赚取微薄的利润之外,全家几乎都依仗着身强力壮的哥哥。然而,在一次意外事故中,哥哥安装塔吊时不小心从高处摔下,致使下半身瘫痪,常年卧病在床,让这个贫困家庭遭遇了困境。

没有更多的钱承担哥哥的医药费,这该怎么办?郭贵银陷入绝望。直到精准扶贫工程机械培训班开始招生,才使他的黑暗生活照亮了一束光。

因为之前在工地做过钢模,他很快适应了培训班的生活。从挖掘机的基本操作到维修、保养,学习过程虽辛苦,却让他充满干劲儿。日复一日,郭贵银逐渐掌握了一门不错的生存技能。

培训结束后,他通过学校推荐就职于成都华川公路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后来又到太行山高速公路邯郸段项目部,从事拌合楼操作工作,并通过优异的表现得到单位领导的肯定,顺利转正,如今已经能拿5000左右的工资了,大大减轻了家庭负担。

面对曾栽培过的学校,郭贵银由衷感激,说道:“非常感谢精准扶贫工程机械培训,给予我希望。”

希望之锤,打通未来的道路

阿左批几是乐山市马边彝族自治县荣丁镇后池村的一个彝族青年。走进培训班前,他依靠在工地挖隧道维持家庭经济,却仍然难以承担家庭所有开支,包括三个孩子的学费。一日,望着还未打通的隧道,33岁的阿左批几陷入了沉思,我该怎么办?

精准扶贫工程机械培训班招生,无疑是一记希望之锤,打通了阿左批几的未来之路。加入后,他开始学习挖掘机平地、挖沟、过障碍、装车等一系列基本操作技能。

后经学校推荐,他在四川路桥仁木新高速项目部从事挖掘机操作工作。在项目部师傅的带领下,他逐渐熟悉了挖掘机的基本操作和保养,现已成长为一名合格的技术工人,能够独立从事挖掘机施工操作,目前每月能拿到4000左右的工资,大大缓解了家庭开支。

照片中,阿左批几坐在挖掘机上的阿左批几自信从容,已经有了担起整个家庭重任的信心。

生命之水,浇灌枯萎的生活

啥妈有古是乐山市马边彝族自治县荣丁镇后池村的一位青年,近年来,他的父母身体不好,却仍然操持农务,依仗着那片玉米和土豆地勉强维持生计。由于生产条件差,务农所赚取的利润极其微薄,加之家中还有两个孩子要上学,让啥妈有古的生活过得异常艰难。

啥妈有古说:“我想通过学习技术找一份好的工作,减轻家庭经济负担。”因此,他毅然加入精准扶贫工程机械培训班。

犹如生命之水浇灌了他枯萎的生活,啥妈有古的生活充满生机。他不仅从中学到了挖掘机驾驶、平地、装车、维修和保养技能,还树立了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素养。后在老师介绍下,他前往成都今天动力工程机械有限公司上班,从事压路机操作工作。有了培训班的那段学习经历,他很快便能独立进行压路机施工操作,现在每月能拿到4000左右的工资。

面对未来,啥妈有古充满希望,他表示,在充分掌握工程机械操作技能后,相信自己能通过努力脱贫致富。

一代人富裕了,必当带领下一代人致富;一个地区富裕了,必当带领相邻地区致富。贫穷像原始的荒原,丰富却满目苍凉,四川省交通运输职业技术学校在这片土地上播下近200粒种子,让这片土地开出希望之花,这些花朵也必当诞生出更多希望的种子,给予整个贫瘠的土地璀璨的未来。

四川交通运输职业学校 供稿

最新新闻

版权所有 ©2020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党委宣传部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柳台大道东段208号 邮编:611130

联系我们 QQ:1206550156

Email:120655015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