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学院召开2025年上半年“形势与政策“课集体备课会。学院党委书记冯书明,党委委员、副院长孙秋明,党委委员、副院长袁杰,党委委员、纪委书记何良通,副院长瞿勇,各部门负责人、马克思主义学院班子成员及本学期承担“形势与政策”教学任务的专兼职教师参加会议。会议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李冰梅主持。
会上,马克思主义学院两位备课教师结合教学实际,分别以《稳中求进、守正创新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2025年“两会”》《谱写全球南方团结合作的新篇章》为主题进行说课,详细介绍各专题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学实施过程等。与会人员围绕说课教学内容、教学重难点、考核方式与作业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和研讨。

冯书明充分肯定马克思主义学院和备课组老师的前期工作,并做总结发言。他指出“形势与政策”课不是简单的政策宣读,而是塑造学生“中国之治”认知的关键课程,尤其我们面对的是“00后”“Z时代”学生。他提出三点要求:一是备课要体现“新视野”。希望各位老师进一步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国内外形势,及时更新最新经济数据、国内外新闻案例,关注人工智能+、AI等新兴领域,拓展学生的战略视野。二是授课要追求“深共鸣”。进一步引导学生准确理解2025年“两会”精神,讲清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用鲜活的案例故事讲深讲透师生关心的民生、行业相关的政策内涵,多用学生身边的变化讲清“中国之治”的道理,让理论可感可信。三是育人要追求“真转化”。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教师队伍责任重大,希望老师们能够将集体备课精神带回去,充分发挥形势与政策课程在立德树人中的关键作用,把教案吃透、把问题讲清、把课堂搞活、把思想打通,使学生把政策认知转化为行动自觉,引导学生把“强国有我”的誓言写在祖国大地上。
通过本次集体备课会议,任课教师对教学要求更加明确,增强了教师们高质量完成“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任务的信心。